北京工业大学有什么专业,北京工业大学文科理科专业排名一览

思而思学 2023-11-15 06:47:32

高等院校专业有几千个,每个学校开始的专业也不同,不同的高校相同的专业排名录取分数线也不同,所以导致很多高考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本文思而思学小编帮大家整理北京工业大学最新的开始专业目录表,包含北京工业大学文科专业、北京工业大学理科专业、北京工业大学特色专业目录,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北京工业大学的招生目录为准。

一、北京工业大学有什么专业

类别专业名称
经济学类(本)经济统计学
金融学类(本)金融学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经济与贸易类(本)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类(本)法学
社会学类(本)社会学(按社会学类大类招生)

社会工作(按社会学类大类招生)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英语
数学类(本)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类(本)应用物理学
化学类(本)应用化学

化学生物学

生物科学类(本)生物技术(实验班)
统计学类(本)统计学
机械类(本)工业设计

智能制造工程(按机械类大类招生)

机械工程(按机械类大类招生)

仪器类(本)测控技术与仪器
材料类(本)纳米材料与技术(按材料类(实验班)大类招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按材料类(实验班)大类招生)

能源动力类(本)能源动力类
电子信息类(本)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班)

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自动化类(本)机器人工程
计算机类(本)数字媒体技术

软件工程(实验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信息安全(实验班)

物联网工程(按计算机类大类招生)

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物联网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土木类(本)土木工程(茅以升班)

土木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智能建造

化工与制药类(本)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按材料类(实验班)大类招生)
交通运输类(本)交通工程(实验班)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实验班)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生物医学工程类(本)生物医学工程
建筑类(本)城乡规划(五年制)

建筑学(五年制)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类(本)工商管理

会计学

美术学类(本)雕塑(按美术学类大类招生)

绘画(按美术学类大类招生)

设计学类(本)数字媒体艺术(按设计学类大类招生)

工艺美术(按设计学类大类招生)

服装与服饰设计(按设计学类大类招生)

产品设计(按设计学类大类招生)

环境设计(按设计学类大类招生)

视觉传达设计(按设计学类大类招生)

二、北京工业大学比较好的特色重点专业目录

国家特色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三、北京工业大学相关资讯推荐

(一).2021年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二).2021年北京工业大学新生怎么转专业难不难,附转专业的要求和条件

(三).2021年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四).2021年北京工业大学新生在哪个校区,总共有几个校区

(五).2021级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六).2021级北京工业大学宿舍条件怎么样,有独立卫生间吗

(七).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全国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八).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2021年最新排名,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九).2021年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多少分能考上,预测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多少分录取

(十).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哪些专业比较好,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文科理科专业排名

四、北京工业大学简介介绍

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2017年9月,学校正式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8个学科跻身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位列QS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第32,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前1%。

学校党委下设19个二级党组织,其中,院级党委15个,院级党总支4个;党支部454个,其中,在职教职工党支部151个,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57个,学生党支部245个,混合党支部1个;党员10956名,其中,在职教工党员2329名,学生党员7287名,离退休教工党员1340名。

教职工3165人,其中,专任教师2004人,包括正高职称424人、副高职称730人;博士生导师615人,硕士生导师1473人(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8人,“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入选者158人。境外教师72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1人。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