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最好的专业排名,重点优势专业排行榜(一)

思而思学 2023-11-14 00:06:21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社会影响广泛的省属重点高校。2013年入选安徽省首批“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成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共建高校。2015年获批全国园艺学科和安徽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校园占地面积3528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4.3亿元,图书馆藏书305万册。

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
1928年公立农林安徽省人民政府

那么安徽农业大学的优势专业都有哪些,下面小编就给出安徽农业大学最好专业排行榜:

茶学专业

共有441人认为安徽农业大学的茶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8[满分5.0]。下面是茶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植物生产类¥5014
薪酬超过9%的专业
广州市
11%在广州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42%-女58%

专业介绍:茶学是园艺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茶学研究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可以划分作两大部分,茶科学和茶文化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茶树遗传育种与资源综合利用、茶叶品质与加工、茶叶经济贸易与茶文化等。

就业方向: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及乡村的管理工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指导工作;企事业单位茶叶栽培、加工、运输及营销工作;茶厂的技术指导和组织生产管理工作;各级茶馆、茶叶专卖店的营销及组织管理工作;茶叶进出口公司的进出口业务管理工作;独立从事茶叶及其它经济作物的生产、管理、经营与销售;高等学校或科研单位。

金融学专业

共有267人认为安徽农业大学的金融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1[满分5.0]。下面是金融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金融学类¥6634
薪酬超过50%的专业
上海市
13%在上海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40%-女6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除了商业银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以外,还有几大主要去向: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等;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等;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园林专业

共有259人认为安徽农业大学的园林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园林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林学类¥6870
薪酬超过57%的专业
北京市
11%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44%-女56%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园林植物繁育、养护管理与应用,城乡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与设计,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农科所、蔬菜公司等农业科研、事业机构。各农业科技园区、园艺类公司。农业局或其他行政部门、考研。各行各业,以市场类职位为主。从事各种所有制的园艺站、园艺场、花木公司、园林公司、农技站、公园、植物园、园艺产品流通协会等岗位的或个体经营的园艺作物以及园艺产品自营实体等单位的生产、管理、营销等工作。

经济学专业

共有231人认为安徽农业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0[满分5.0]。下面是经济学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经济学类¥6352
薪酬超过40%的专业
北京市
13%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41%-女59%

专业介绍: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现代经济学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应用于各垂直领域,指导人类财富积累与创造。

就业方向:经济学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适合在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政策分析、教学研究、经济管理、营销等工作,也适合自主创业。如果具有相关的专业资格认证,则就业层次相对较高。另外,名校经济学专业有较高的升研率和出国深造率。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共有204人认为安徽农业大学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3[满分5.0]。下面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详细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5701
薪酬超过23%的专业
北京市
9%在北京市工作
女生较多
男37%-女63%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和谐统一的,富有科学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